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的任务安排,昨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煜荣率执法检查组到南区和板芙镇,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进行实地检查,并听取情况汇报。下午,执法检查组邀请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召开座谈会,就我市贯彻落实《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情况作介绍。
据了解,省人大常委会将组织执法检查组对我省实施《条例》的情况进行检查,在9月份召开的省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听取和审议执法检查报告。省人大委托广州、深圳、珠海、中山等12个市人大常委会组成检查组,对本行政区域内贯彻实施《条例》的情况进行检查并上报情况。
昨日上午,参加南区、板芙执法检查的人大代表们实地查看文化设施,并了解场馆对外开放时间,平时常举行的活动类型等情况。在南区图书馆、公益园里有许多正在看书的市民,当中大部分是放暑假的孩子。在这里市民不仅可以看书借书,还能通过智能终端办理图书证、查询和分享书籍。板芙图书馆由一间影院改造而成,今年7月才正式使用。500平方米的馆中有藏书3万册,不到一个月时间已有过千人办理图书证。板芙的“中山书房”也已运行,市民24小时都可以进去看书。
我市不断加大文化惠民财政投入,创新服务方式,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日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数字化、社会化。目前我市270个行政村(社区)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基层全覆盖。除市图书馆外,还有24个镇区的分馆,277个行政村(社区)图书室和23个街区自助图书馆,可实现市镇村三级图书通借通还。2019年我市公共文化财政支出目标值100000万元,2018—2019年安排奖补资金740万元,扶持镇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2017—2019年安排文化场馆日常管理维护费1.8亿元,以保障重点文化场馆免费开放。
在下午的座谈中,人大代表刘杰羽对中山近年来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表示认同:“从固定的图书馆,到如今的流动图书馆、24小时书房等,让我们感受到中山的公共文化服务一直在提升。”但她认为目前基层的文化人才还是缺乏,且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她希望政府能想办法让文化人才多服务基层,带动基层的文化发展。同时她认为还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共建共享,让基层的群众与能享受高质量的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