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全市人大代表“工改”专项工作视察培训班。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欧阳贵有出席并作动员讲话,副主任林凯、陈符英、吴军、陈晖东、王超刚,副厅级干部蔡宏、关瑞麟和秘书长余振孝出席。
会议指出,市人大常委会将于4月19日至20日组织中山的全国、省、市人大代表分组赴各镇街对“工改”工作开展集中视察,此次视察活动做到代表和镇街两个全覆盖,驻中山的全国、省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分11个组全部参加本次视察,视察地点涵盖了全市23个镇街。同时通过座谈听取工作汇报,全面深入地调研中山市“工改”工作推进情况,并形成有价值的视察调研报告。
欧阳贵有强调,视察工作既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重要途径,又是人大代表发挥作用的重要体现。此次培训班旨在提高代表的视察工作能力,帮助代表们增强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提出解决建议,提升视察效果,更好地发挥代表作用。并着重就如何提高代表视察工作能力,提出四点意见。
一是要增强政治责任感。人大代表要站稳政治立场,履行政治责任,明确视察的目的和意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来认识,从讲忠诚、讲担当的责任来履职。市十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坚决打赢打好破解土地瓶颈这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坚持和市委市政府一道,奋战攻坚第一线,首次以立法的形式在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作出《关于开展中山市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的决定》。人大代表要贯彻落实好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文海提出对“工改”进行全过程监督的要求,履行好代表的监督职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狠抓落实,彰显代表作为。
二是要学习了解视察的主题内容。每次视察都有主题内容,每次主题各有不同。针对此次“工改”主题,由于大部分人大代表都不是来自“工改”第一线工作人员,所以一定要提前学习掌握“工改”的相关政策措施、经验做法、问题建议,以及人大作出的决定,镇街党委(党工委)政府(办事处)和村(社区)的职责等内容,做到视察有方向、监督有依据,而不是凭空想、凭空讲。
三是要提升调查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最根本的就是要深入到基层、老百姓中去调查研究。首先,要善于总结经验,要看哪里做得好,哪里有经验可借鉴;其次,要敢于发现问题,如实报告问题;再次,要创新提出建议,坚持问题导向,真正解决问题。意见建议至少有两方面内容,一是问题的具体表现,要俯下身子搞调研,把问题的表现和原因分析清楚;二是问题的解决方法,要真正把老百姓的“呼”和“应”搞清楚,才能从村(社区)、部门、市委市政府等多个维度提出建议。人大代表要有对老百姓对市委负责的责任心,在多听、多看、多问、多思方面下功夫,还要在讲真话、讲实话上下功夫,避免视察调研走过场。
四是要综合运用好视察的成果。人大代表到基层视察调研最重要的是形成高水平有价值的视察调研成果。高水平的调研报告要包括基本情况、典型做法、问题查找、原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等内容,要简明扼要,针对性强,关键在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向。此次视察,要求每到一个镇街都要形成一份调研报告,要在视察、听汇报、问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也要帮助镇街针对上述问题出谋划策。最后将11个组的调研报告整合成综合调研报告,贡献集体智慧,针对性梳理出“工改”遇到的问题和提出解决的建议意见,形成高质量的视察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作出科学决策提供思路和依据,真正做到让市委满意、让企业满意、让基层老百姓满意。
参加视察活动的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驻会的市人大代表、市直机关系统线的市人大代表在中山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主会场参加培训。各镇街代表小组的市人大代表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在所在的镇街分会场参加培训。